电子政务改革路在何方?财务集中管理需先行 |
赛迪网 2003/9/9 |
【赛迪网讯】2003年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一年。以"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建设已全面启动。其中,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金财工程”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全国全面铺开。政府公共财政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家各部委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电子政务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8月27日,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主办,北京用友安易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电子政务时代的财务集中管理”研讨会在京召开。四十余家部委级单位的信息化及财务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研讨信息化时代的电子政务发展趋势,这条改革之路怎么走,本次会议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电子政务管理为先
在中国汹涌澎湃的信息化建设浪潮,最令人兴奋的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据了解,未来5年中国在电子政务建设领域的投入将超过2000亿元,俨然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龙头。波澜壮阔的中国电子政务潮流为IT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良机。中国IT企业凭借对政府信息化建设需求特点的深入了解,率先抢得了优势位置。中国电子政务独特的应用“血统”促使政府与国内IT企业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合作与联盟。
但另一个方面,我国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化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新建轻整合,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的不合理现象。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子政务要想取得成功,应用软件和管理模式是关键,只有通过软件平台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我们国家政府部门的科学的政务流程才能够加以实现,传统的政务才能够变成电子的政务。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就是为了适应新形势,探讨各部委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介绍先进管理模式与交流政府财务管理经验。与会代表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不仅意味着政府信息的进一步透明和公开化,而且意味着政府要通过信息化来管理其管辖的公共管理事务。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及软件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和服务。而不是传统的经过层层关卡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政府机关之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应该可以通过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而目前的政府信息化平台显然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会议期间,各位代表就目前财政改革的一些案例进行了讨论,财政部科研所代表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通过财政改革,深圳市曾经有一个城市绿化项目,在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后,节约了这个项目资金的60%。而湖北、陕西的有些地方在财政集中改革运行以后效果相当好,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了很多的不正之风。
对政府来讲,电子政务将对机构改革后的人员工作效率、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电子政务可以提高人员效率,减少工作人员负担和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管控力度,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力。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软件信息管理平台来完成。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应用管理软件,什么样的管理系统更适合当前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也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建好路选好车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选择什么样的管理软件?对于政府财政改革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由此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电子政务管理方案的热潮。目前,国内主要IT软件企业集团都在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产品以及应用解决方案,而用友安易公司更是把政务部门作为唯一服务对象。在电子政务天价的市场潜力背后,逐渐发展壮大的众多国内IT企业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帷幕已悄悄拉开。
电子政务既要修好路,又要选好车,在“电子政务时代的财务集中管理”研讨会上,用友安易公司总裁严绍业认为,电子政务的管理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重要。电子政务能否成功应用,软件的优劣是关键。没有先进适用的应用软件,电子政务就好像没有车的高速公路,再好的网络、再多的硬件也只是空中楼阁,只有通过应用软件才能使科学的政务管理流程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实现。而用友安易作为唯一一家电子政务的专业应用软件厂商,已经为接近二十家部委提供电子政务的相关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接近80%。
严绍业认为,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公共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收支两条线等改革措施正在逐步促进我国政府财务管理由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决策型财务转变,政府财务管理政策的约束力、预算的准确率要求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行,要求各政府部门更多地从整个系统全面地考虑收支平衡,对整体财务管理的要求显著提高,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推进进一步促进了传统的财政支出以拨代支的落后局面向按需支出的转变,而垂直性财务管理的加强正是实现这些改革措施实现的有力保障。
会议期间,一直致力于电子政务领域发展的用友安易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了用友GRP政府财务集中管理解决方案,受到专家与部委财务负责人的关注。用友GRP政府财务集中管理解决方案在电子政务建设领域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整个政府系统一套帐的概念,就是通过为整个政府管理部门及下属单位建立一套帐,将所有的下属单位的财务数据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从而实现集中式财务管理,是国家新型财务管理的开始。
有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表示,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信息海量上升。我国政府公共财政体制有了新的特点,各级政府机关存在着很多管理的难题,他总结了四个方面,第一个是财务管理规范难,第二个财务信息监控难,第三,财务数据准确难,第四财务信息共享难。在这种局面下,政府财务管理政策的约束力、预算的准确率要求进一步加强,而用友安易提出的财务集中管理解决方案解决了国家部门财务改革的实际需求,它既不是要剥夺下级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权利,也并不对下属单位搞代理记帐,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总体财务信息统一处理,既提升了管理和监督,也改善了服务,是国家机关财政改革不错的选择。
财务集中管理是方向
电子政务市场关乎国计民生,是一个独特的市场,可以说,这个市场没有第二中选择,只能做好。我们可以看到,电子政务将建立了一个更符合环保精神的政府--因为它实现了无纸办公和远程办公。一个更开放和透明的政府--因为它拥有快捷、全面的再现信息披露和双向直接沟通。一个更有效率的政府--因为它可以把传统的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互联网直接推进到公众和企业身边。一个更廉洁勤政的政府--因为它的开放性将有效地抑制在传统政务中容易滋生的腐败和徇私现象。
财政部科研所贾康所长认为,电子政务的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阶段,以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管理改革成为必然,这些财政改革相互综合、兼容、对接,形成总体以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支撑的高效运转的体系。在这样一种形式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所要求的公共体制改革在全面推进,在各级行政事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各个部委,政府体系的机关团体单位纷纷在借助信息技术努力地探索推进政府的财务管理,由分散的核算向集中管理转变。
会议期间,财政部有关领导、财务管理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各单位代表还就财政改革与政府财务管理方式的创新等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与会各单位针对政府财务管理改革与信息化进行了充分的经验交流。有代表认为,财政改革这么多年,很多相应配套的制度滞后,管理理念也相对滞后,通过今天的讨论,大家对财政集中管理有了新的认识。财政部代表表示,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的职能正在从计划时代的管理功能向服务职能转变。而如何组织利用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成为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财务集中管理管理能够帮助政府统一规划财务资源,有利于政府对财务的管理与掌控,是未来政府财务管理的趋势。
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正如有些专家所指出的,没有政府信息化,就没有全面的社会和企业信息化。没有电子政务,就没有真正的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财政管理进行高效率的处理以后,技术创新会推动管理创新,继而反过来要求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通过这样的改革的推进,从制度、技术、管理各个层面上综合推进的变革,可以有效的提高政府运行的效率,提高政府管理调控的水平,也可以为全社会公众利益更好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实施性推进政府体系的反腐倡廉,意义重大的。因此,共同促进财务集中管理,符合新体制、新时代要求的创新的方向,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动力,如何走好这条路,需要政府、行业以及管理软件企业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