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玩“傻瓜游戏”戏弄人 烧钱背后另有阴谋? |
作者: 彭梧 转自: 北京现代商报 2003/11/13 |
11月12日,记者在慧聪商务网意外地发现,一个叫“闯关积分,惊喜连连”的积分答题活动,列出了一串获奖名单,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强烈的诱惑:“恭喜上海的某位先生获得慧聪捕快鼓励奖,奖价值600元的MP3播放机一台;恭喜北京的某小姐获得天天幸运奖,奖价值500元马华俱乐部健身季卡一张……”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种类似“烧钱”的重奖方式不过是为了吸引用户的眼球,使人想起几年前惊心动魄的网络泡沫时代。在如今迫于生存和赢利的压力,节俭和算计似乎成了网络公司的代名词的时候,琢磨着从网民口袋中掏钱也已成为网络公司旗帜鲜明的主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又冒出个大肆“烧钱”的主?
质疑:慧聪玩“游戏”戏弄人?
业内人士认为,如此“烧钱”游戏,简直视网民为“傻瓜”。“只要你试用,就会给你奖。”这样诱人的语言,足以让网民们去试一试。根据慧聪有关人士的描述,网民只要试用慧聪行业搜索引擎,不需要动任何脑筋,就能得到难以想象的丰富奖品:长途电话卡、网络邮箱、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出国游甚至汽车。于是聪明的网民频频使招,让慧聪成了“冤大头”。10月22日晚,一名河北的活动参与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品,在“慧聪百万大搜捕”活动中,竟恶意注册200多人次!网民在留言中透露的细节表明,这一活动本身在操作上有许多因策划者考虑不周而出现的疏忽和漏洞,网民利用这些漏洞,恶意多得奖品的可能性大量存在。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此“圈钱”游戏,简直视赞助企业为“傻瓜”。在整个过程中,慧聪自己没出任何奖品,却让网民觉得是从慧聪这里大得实惠,大获丰收。这些奖品从哪里来?慧聪纯粹是空手套“白狼”--奖品全部来自企业赞助,而且很多企业目前依然在争相赞助。
回应:“烧钱”是为了回报
相信至今人们对1999年开始的网络“烧钱”运动还没有淡忘。当时,大量网络公司依靠融资手段获得风险投资后,大量挥霍在形象品牌宣传之上,而后却发现真金白银换来的网民浏览没有任何商业价值。与时下再度兴起的网站上市热潮相呼应,慧聪大搜索行动因而被一部分业内人士质疑。
慧聪国际资讯副总裁郭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送奖品是“戏弄”消费者的说法予以坚决否认,他说:“慧聪作为行业门户网站,受众目标人群准确,服务的是慧聪目前涉及的76个行业的商务用户。作为慧聪商务网的核心--行业搜索引擎,具有区域、行业搜索的独特性,使更多的商家看好其发展前景,因此企业赞助的目的是希望以有限的投入,换来无限的商机。”
按照郭江的说法,目前企业所付出的奖品只是回报率很高的必需的投入而已,这与“烧钱”时代的网络推广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因而不存在谁“游戏”谁的问题。
说法:“烧钱”背后有“阴谋”
熟悉互联网经营的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慧聪玩的这一招其实是一个寻求商业价值回归的“阴谋”。慧聪的打算是借“百万大搜捕活动”,以丰厚的奖品回报为诱饵,吸引用户去尝试,而以行业搜索引擎强大的市场商业价值为诱饵,吸引企业客户的跟进,从而实现连锁的商业价值反应。
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随着活动进程的延续,最高奖品会高到什么程度,连主办方慧聪也称无法预见,赞助商最终要付出多少才有回报也不得而知。在这种“烧钱”游戏的背后,到底是慧聪想戏弄网民,还是网民戏弄慧聪?还需拭目以待。
|